close

 從花博公園的圓山園區跨過中山北路,要前往臺北美術館之時,應該可以看到人行道上有整排的大理石雕塑,儘管大多已經隨年代的消磨,顯現出難以清楚辨識的文字與圖案,大概也能知道這些是用來紀念台灣幾位較著名的藝術家,文字雕刻部分是藝術家的生平簡介,而圖案雕刻則是藝術家的著名創作。這些應該是用來搭配臺北美術舘的周邊設施。然而美術館建築多年來一再更新,卻讓這些表彰藝術名人的大理石作品棄置一旁任其凋零,讓經過的藝術界國際友人看到,真不知有何感想。這些像是墓碑造型的大理石作品總共有三十一座,(姑且稱之爲中華民國藝術家名人榜)我把他們一一予以拍照辨識,然後將各藝術家的生平介紹及著名作品,從網路上搜索出其原型或類似作品圖案,呈現於此網頁上作爲表彰及紀念,也讓眾讀者得以緬懷其個人事跡。

中華民國藝術家名人榜 -2(以筆畫順序):曹秋圃,郭柏川,郭雪湖,陳夏雨,陳進,陳澄波,黃土水,黃君璧,楊三郎溥心畬,廖繼春,蒲添生,劉啓祥,鄧南光,藍蔭鼎,顏水龍。

曹秋圃18951993

書法家。原名阿澹,後易名容,字秋圃,號澹廬、半庵道人、菊癡、老嫌、海角耕夫,詩名水如。臺北市人。九歲入「正學書堂」,老師為何誥廷;後又拜張希袞、陳作淦、陳祚年等稻江耆宿為師。1905年入大稻埕公學校,1912年十八歲時即在桃園龜崙嶺設帳授徒,1928年入選書道會,1929年創「澹廬書會」並任會長,於臺北博物館舉辦個展,入選日本美術學會,至1937年止,獲得日本書道會等獎賞數十次,1931年花蓮個展,1934年廈門臺灣公會個展,1935年任廈門美術專科學校講師。1936年任臺灣書道會審查員,1937日本美術協會免審查資格。旅日任頭山書塾講師,與諸名家講論書藝,書藝受推崇,改變日本人對臺灣書法家的觀感。

光復後翌年任教建國中學。次年任臺灣省教育會編輯委員。五十一年中國書法協會成立,任常務理事。六十三年八十回顧展於歷史博物館,七十二年歷史博物館舉行九十回顧展,八十一年於省立美術館舉行百齡回顧展,並出版專輯。以迴腕運筆法著名,成熟期在四十至五十歲之間。弱冠以前學楷書,後來以古篆隸書聞名,晚年傾意行草與楷書。隸書受呂世宜影響,然風格轉為古樸渾穆。由隸書轉入行草,是個人特色,書法富有禪意與詩意。

作品---澹廬論書

 曹秋圃-澹廬論書.jpg  

郭柏川1901-1974

出生於台南,剛滿兩個月父親就因病辭世,由母親守節扶養長大。二十六歲時,因所處境遇不如意決定赴日本讀書求發展。原計畫去學法律,但礙於當時政治環境,因而改習繪畫,寄情於藝術。郭柏川經三度應考,才進入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,從岡田三郎助習畫。據同校低他一屆的另一位前輩畫家李梅樹表示,郭柏川是以優異成績第五名畢業。當時他已三十三歲。         

1937 年郭柏川離日直接前往大陸,定居北平十二年之久,這是他繪畫生涯中重要的轉捩點。由於長期居住人文薈萃的北平,故都風物的薰陶與地大物博的皇城氣勢都激發他的心境,對傳統內涵作一番省思。加上他敬佩又私交很好的日籍畫家梅原龍三郎數度到北平,均由郭氏結伴寫生,郭柏川早期藝術受梅原的影響也是可理解的。                

1948 年郭柏川返回台灣養病,自此一直定居台南,在台南成大建築系教美術長達二十年。他自台灣民間器物、刺繡與廟宇紅牆中,都能尋求與他風格相融的色彩,擷取成熟圓融的東方精神到自己的藝術上面。並與同好組織「台南美術研究會」。郭柏川在台灣前輩畫家中自我要求甚嚴,其繪畫風格給予人的印象是單純、深入、著重構圖;色彩渾厚、飽和、筆觸精準;線條的處理隱含書法的意境、而且他也是一位追求繪畫本質的藝術家。

作品---孔廟  

 郭柏川-孔廟.jpg  

郭雪湖1908-2012

郭雪湖,原名金火,生於台北大稻埕。二歲時即喪父,由母親陳氏獨立撫養長大,直到九歲在日新公學校就讀,才被導師發現具有繪畫方面的才華,開始指導他學習藝術。在校期間郭雪湖的美術、工藝才華出眾。畢業後考取台北州立工業學校,後來發現與志趣不合,就退學在家自修繪畫。十六歲時由母親帶引拜蔡雪溪為師,入雪溪館習藝。蔡師多才多藝,是當時有名的職業畫師。他並為郭氏取名「雪湖」,教授其描繪觀音、帝君等神像及裱褙的技藝,開啟了郭雪湖走向藝術之路的大門。

才華、努力與機運,第一屆「台展」東洋畫部入選的台灣人居然是默默無名的三個年輕人林玉山、陳進與郭雪湖。一夕成名,「台展三少年」的美名不脛而走。影響郭雪湖一生重要的人物還有日籍畫家鄉原古統。郭氏欣賞鄉原的作品,後來相識並建立了亦師亦友的親密關係。鄉原曾力勸郭雪湖要做一位職業畫家,郭氏也記取此話,一生獻身藝術,連師大系主任教職都加以辭退。郭雪湖是一位勤跑圖書館及自學成功的畫家,他曾說:「我的繪畫求精,不求多。」

作品---丘居圖

 郭雪湖-丘居圖.jpg  

陳夏雨(1917-2000)

雕塑家。臺中龍井人。1924年入大理公學校,對繪畫有興趣,1930年入淡江中學,1933年隨舅父林春木(就讀明治大學法科)赴日,想學攝影,未果,因病返臺,舅父攜回堀近二所塑祖父肖像,大受感動,1935年進入水谷鐵也之門學雕塑,1936年轉入藤井浩祐之門。1938年以〈裸婦〉入選帝展。1939年以〈髮〉再度入選帝展,1940年以〈浴後〉三度入選帝展。1941年取得「無鑑查」資格,獲「雕塑家協會展」協會賞,參加「臺陽展」。臺中書局張星建成為他的經紀人,也介紹書局工作的施桂雲成為他的妻子。1945年〈裸女之一〉參加巴西國際展。1946年在洪炎秋邀請下任教臺中師範。1947年退出臺陽美協,辭教職、辭省展審查,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。1979年臺中建府九十週年,展出生平第一次「雕塑小品展」。其雕刻作品的評價有人以為在黃土水之上。

作品---裸女之三洗頭

陳夏雨-裸女之三(洗頭).jpg   

陳進(1907-1998)

陳進女士,出生於新竹縣。是光復前台灣著名畫家當中唯一的女性。她中學時期美術成績優異,得到當時任教於第三高女﹝即今中山女高﹞的日籍美術老師鄉原古統的賞識,畢業後並接受老師的建議,遠赴日本考入東京女子美術學校就讀。1927 年,以一年級的三件學期作品《姿》、《罌粟》、《朝》參加第一屆台展東洋畫部,均獲入選。並與林玉山、郭雪湖共獲「台展三少年」之美譽。

陳進執著一生,對藝術的追求與忠誠,可以遠溯到她年輕的時代,那種一絲不苟、求真、求善、求美的工作態度,一直延續至今。她無悔地不懈於藝術創作,以其細膩獨到的慧眼,仔細觀察周遭的人、事、物,並反映在她畫筆之下。

作品---悠閑

陳進-悠閑.jpg   

陳澄波(1895-1947)

陳澄波出生於嘉義。父親為前清秀才。從很小的時候起,陳澄波就時常抱著做大事的願望。1924 年陳澄波赴日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。1926 年以畫作《嘉義街外》首次入選日本第七屆帝展。1929 3 月,他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,即動身前往上海。時值上海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,陳澄波初抵上海,即任此會的西畫評審員。他居住於上海期間,對中國畫有更多的接觸與認識,其中特別喜歡倪雲林與八大山人的作品。在日後的畫作中,可見到其影響力反應在他的畫面上。

1933 6 月,陳澄波返回嘉義,已接近不惑之年,在鄉人的眼中,他仍然 具有文化英雄的色彩。自從回台後,老家嘉義自然經常入畫,而且其間風格變化頗為明顯。由於開始接觸嚴格西畫訓練的年歲較晚,他早年在台灣自我摸索的痕跡一生未曾拋棄,此包括對主觀敘述意識的偏好以及強烈的鄉土色感。而在他重返家鄉後,自我的風格逐漸穩定地成長、成熟。然由於社會時代的局限,讓他的雄心壯志終不得實踐。他在戰爭前後,那段黑暗、不安、沈默的日子裡,寫下心中最崇高的藝術形象。

作品---夏日街景

陳澄波-夏日街景.jpg   

黃土水(1895-1930)

黃土水,在其短暫的 36 歲生涯中,正式研習西洋雕塑僅十五年,卻在雕塑 藝術上達到非凡的成就,留下許多難得的傑作,被公認為近代台灣第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型雕塑家。

黃土水出生正逢亂世,當時台灣被日軍佔領,社會處於一片貧窮不安。黃土水一直到了 12 歲才進入公學校就讀,後因父親去世,母親帶著排行老三的他投靠同母異父的二哥黃順來,並轉學到大稻埕公學校,因而年少的黃土水有機會隨著舅父 常到大稻埕的街上逛神雕店舖,接觸福州系神雕,加上父親與二哥也都是木匠的關係,黃土水從小自然醞釀了對雕刻藝術莫大的興趣。1911 年,黃土水自大稻埕公學校畢業並順利考上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,由於學校全部公費,這對貧困的黃土水是最佳求學機會。在國語學校裡,黃土水的「圖畫」、「手工」成績優異,畢業展木雕作品更得到師長的讚賞,促使黃土水一心往雕刻的路上發展。1915 年, 黃土水得到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的推薦,進入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木雕部,開始接 受西洋式雕刻教育。黃土水雖然主修的是木雕,但對其他雕塑課程亦下了苦心研究,並觀摩各家所長,吸取養分自我充實。之後朝向自己追尋的風格發展。

黃土水的雕刻,風格上最具代表性的 是他在自然主義的寫實性中,表達了自己 內涵與對鄉土的關懷。黃土水一生真正應驗了「生命雖短暫,藝術卻永恆」這句話

作品---釋迦像

黃土水-釋迦像.jpg   

黃君18981991

黃君璧廣東南海人,原名韞之,號君璧,幼時因家中古玩字畫啟蒙,對繪畫產生濃厚興趣,17歲時便拜李瑤屏為師習畫。1921年,他由李瑤屏推薦任教於廣州培正中學;1927年,再任廣州市立美術專科學校教務長;1937年,進入徐悲鴻主持的中央大學美術系執教十一年;1949年來台後,更擔任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兼主任長達二十二年。他一生作育英才無數,為中國美術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,曾榮獲教育部第一屆中華文藝獎,藝術界亦致贈「畫壇宗師」的匾額。

為期超過一甲子的創作生涯中,黃君璧的畫風歷經幾次轉折,早期所繪瀑布以線條為主,作畫不特意打稿,但線條流暢,一氣呵成;中期的瀑布則多呈湧動狀,聽似有聲;畫雲則雲隨風動。有識者認為其作品早期逸秀、中期蒼健、晚期雄壯,確為的論。作品亦曾多次集結出版,有《黃君璧畫集》、《黃君璧書畫集》、《黃君璧作品選集》、《白雲堂藏畫》等等。

作品---歸樵圖

 黃君壁-歸樵圖.jpg  

楊三郎(1907-1995)

楊三郎出生於台北縣網溪村,祖父楊克彰是清朝貢生,父親也是著名詩人。他從小喜歡看畫片,和小朋友的交往也常以圖畫代替文字,稍長對繪畫的熱忱更是與日俱增。十七歲時,楊三郎因幫助父親事業的菸酒配銷工作,有了足夠的盤纏,瞞著家人渡船到日本,打算半工半讀習畫,從此開啟了他一生以繪畫為志業的門扉。後來得到家人諒解與經援,楊三郎遂能專心一志作畫,1929 年畢業於關西美術學校,在日本共研習了七年。其作品屢次獲選於「台展」、日本「春陽展」,在畫壇上漸露頭角,並與台灣美術運動結下不解之緣。

自日返台之後,除了幫父親繼續經營事業,並與好友陳植棋、陳澄波等研究畫藝,彼此相互勉勵、率直無飾,美術風氣也被提振開展。為了進一步充實自己的畫藝,楊三郎於 1932 年再度赴法深造,二年後帶著一百多幅作品回來,又得「春陽展」與「台展」的肯定,奠定了他在台灣畫壇的地位。

1934 年,與李梅樹、陳清汾等七 人合組「台陽美術協會」,從此全部精神放在創作與推展美術的工作上。楊三郎一生堅持自己的信念,確定追求的目標,用畫筆認真的創作,使每一階段都成為一種經驗的積累,積累出豐沛的果實,也因為他的出現,使台灣的畫壇更鮮活有力。

作品---臺北舊街

楊三郎-臺北舊街.jpg   

溥心畬(1896-1963)

溥儒,字心畬,號西山逸士,清道光皇帝的曾孫,恭親王訢的孫子,載瀅貝勒的次子。因此,當他成年後的書畫作品上,常常用「舊王孫」印章或署名。溥儒從小就跟隨宮廷畫家學習書法,臨摹家藏各代名家墨蹟幾盡。青年時代到德國留學8年,獲得生物和天文兩博士學位後返為中國。然後就隱居在北京西山的戒檀寺,潛心研心丹青,謝絕一切交際,前後長達 10 年之久,故取號「西山逸士」。

溥儒的山水畫宗法宋元,以淡雅見長,較少烘染,著重線條鉤摹。繪畫不圖功利,無一點「商品氣息」,整個畫面充滿著一種和諧的靜謐之氣。他初次在北京舉辦個人畫展就一鳴驚人,贏得美術界人士的肯定。30年代中期與張大千齊名,以他們的山水畫成就分峙南北畫壇,被譽為「南張北溥」。在北京,他的山水畫則被推崇是「國畫北派青綠山水正宗首座」。大陸淪陷後,移居臺灣,與張大千、黃君璧三人,成為台灣畫壇中的最傑出的國畫大師,被大眾稱為「渡海三家」。

作品---鍾馗馴鬼圖

溥心畬-鍾馗馴鬼圖.jpg   

廖繼春(1902-1976)

廖繼春出生於豐原農家,自幼家境清苦。師範學校畢業後,在未婚妻資助下,於 1924 年赴東京美術學校深造。1928 年以作品《芭蕉之庭》入選帝展。回台後以教職終生,桃李滿天下。

基於創作上出眾的表現及在台灣畫壇的代表性地位,廖繼春在 1962 6 月,受到美國國務院的邀請,赴美參觀訪問。在美國國務院的安排下,他得以參觀美國各大都市的美術館。透過此次國際性的視野觀察,調整了他的繪畫觀,更使他行將步向高峰的創作生命力,能及時反應博覽歐美藝術的啟發與衝擊。

廖繼春是台灣前輩畫家中,極富眾望與親和力的一位。他在繪畫方面的成就輝煌,擅於掌控色彩,濃重的彩度及明快的節奏是他作品的特色之一,畫作明朗有深度,歡悅中見抒情。他不僅在戰前,即擁有可觀的繪畫資歷與創作成就,到了戰後,也同樣以常春的創作活力,贏得了新生代的敬重。雖然廖繼春一生曾經歷烽火歲月與憂患貧苦,但他的彩筆卻揮灑一片令人嚮往的抒情世界。他的藝術,如同一道七色耀眼的彩虹,超然而壯麗的跨越了新舊時代之間的鴻溝,昂然從戰前的過去闊步到戰後的現代。

作品---船

廖繼春-船.jpg   

蒲添生(1912-1996)

在台灣雕塑發展史中,前輩雕塑家蒲添生的一生經歷,見證了台灣雕塑由傳統、近代、現代到後現代的多元化表現,藝術家對自己創作與理念的抉擇,從其流傳下來的作品以及無數的手稿,展現他在八十五年的歲月裡對生命藝術的追求與執著。

蒲添生出生於嘉義的藝術世家,並在小學時受到導師陳澄波的教導,耳濡目染啟發藝術天分。1931年,蒲添生赴日就讀東京川端畫學校,專攻素描。翌年進入日本帝國美術學校(今武藏野大學)膠彩畫科,後轉雕塑科,並於1934年進入日本雕塑大師朝倉文夫的私塾學習。1940年以雕塑作品《海民》初試啼聲,入選聖德太子奉讚展。繼因戰亂決定返台投入當時一片貧瘠的台灣藝壇,和畫家楊三郎等人籌組台陽美術協會,並首創雕塑部。自首屆台灣省展起,擔任評審數十年,1949年起於省教育廳的雕塑講習會任教達十三年,對於台灣雕塑藝術的發展,影響重大。蒲添生一向以人體素材為出發點,追求人體與生命之美的詮釋與表現。1958年,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體雕塑作品《春之光》入選日本美術展覽會。1983年,分別以《詩人》、《亭亭玉立》、《懷念》等作品入選法國沙龍展。1994年,蒲添生僅管身體不適,仍全心投入製作林靖娟老師紀念雕像,終至病重於1996年作品完成後即去世。

蒲添生是台灣歷史上第一位最具專業能力、也是作品最多的人像雕塑家,他所創作的人物雕像,忠實而又藝術性地呈現了台灣近代社會的歷史人物縮影。蒲添生的一生經歷,見證台灣政治與雕塑的遞旜,同時他也是台灣近代雕塑的拓荒者,除了自身創作,推廣雕塑教育不遺餘力。

作品---春之光

 蒲添生-春之光.jpg  

劉啓祥(1910-1998)

西畫家。臺南柳營人。原籍漳州平和。其十二世祖茂燕公為鄭成功參軍,金陵之役時戰歿,迨成功定東都,憐惜幼孤,招其子求成奉母蔡氏一起渡臺,為開臺始祖,綿延三百年,為南縣之世家望族。父親焜煌,字德炎,為豪農,曾任區長;兄弟清井,東京大學醫學博士。啟祥於1917年入柳營公學校,1923年畢業,受美術老師陳庚金影響。赴日入「青山學院」中學部,約1927年進川端畫塾練習素描。1928年畢業,入文化學院美術部洋畫科。1930年入選「二科會」。1931年畢業,入選「臺展」。1932年與楊三郎同船赴巴黎,由顏水龍接待。入選秋季沙龍,至羅浮宮臨摹馬奈、塞尚、柯洛等人畫作。

1935年返臺,次年又赴日定居東京,1937於東京三昧(時?)堂舉辦滯歐個展,與笹本雪子結婚。1939年以〈野良〉獲得「二科賞」並成為會友,此時作品達到成熟階段。1940年組織「立型洋畫同人展」。民國三十五年返臺,居柳營。「耕者有其田」之後失去大部分田產。三十七年在張啟華邀請下移居高雄,四十一年組織「高雄美術研究會」,翌年與郭柏川組織「臺灣南部美術學會」。四十五年成立「啟祥美術研究所」。五十四年於省立博物館舉行戰後首次個展。曾到臺南家專與東方工專任教,六十八年以後較有展出機會。七十七年於北美館舉行回顧展。戰前他在優裕的家境支援下,專念於畫業,是四位留法畫家之一。戰後,賣盡田產,在南部培養業餘畫家與藝術風氣。

作品---柚子與花

劉啓祥-柚子與花.jpg   

鄧南光(1907-1971)

鄧南光出生於新竹縣北埔鄉,本名為鄧騰輝,是台灣四、五零年代攝影界備受尊崇的領導者,與張才、李鳴雕並稱為台北攝影界的「三劍客」。鄧南光是位多產的攝影家,其攝影創作累積質量之豐富,在前輩攝影家中鮮人能及。其中富有城市顯影、農村景象禮俗慶典、家族臉譜、人物神情、女性儀態等,為台灣「寫實攝影」打下根基,也影響了許多後世的攝影家。

1924年到日本留學期間,接觸到攝影,存錢買了人生第一台古董式相機—Kodak Autographic Camera,之後到法政大學研讀經濟系,並加入校內寫真俱樂部,與攝影結下了長緣。從這時開始,接觸到「新興寫真」的觀念,以街頭獵影方式多方攝影。並且在1932年首次投稿日本《CAMERA》雜誌,並獲得入選刊登,獲得了鼓勵與自信。之後,鄧南光深感構造簡略的古董式相機較為不方便,購買了一部中古的Leica A,自此成為Leica(萊卡)相機的愛用者。

1935年返台後,發覺在日人統治之下沒有尋找到合適的出路,便以學生時期的愛好攝影為業,開設台灣第一家照相器材行「南光寫真機店」(台北市的京町,今博愛路),開始其第一階段的攝影創作,廣泛地記錄了臺灣民間的人文、社會景觀。這是鄧南光攝影產量作多、攝影作品最重要的時期,他以一個本省攝影家的「觀點」出發,替殖民時代的臺灣情境,留下許多珍貴的見證,《平安戲-北埔》、《採花-台北草山》、《學校運動會》等作品皆出於此時期。

在二戰後,鄧南光積極參與攝影比賽與學會,也舉辦了許多影展,提攜、影響許多後進的「自由影展」便是在1954年創辦。在這時,他拍下了許多台灣戰後的寫實紀錄,為台灣的「寫實攝影」寫下重要的一章,也為戰後台灣的社會留下了許多歷史的佐證,《九份盲女》、《戰後在台日人拍賣家當》即是其中的例子。

作品---臺北

鄧南光-臺北.jpg   

藍蔭鼎(1903-1979)

藍蔭鼎於十二歲時畢業於羅東公學校,十八歲擔任公學校美術教員,並於二十一歲時拜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為師,跟隨習畫四年,對其一生繪畫發展影響深遠。

藍蔭鼎曾前後兩次前往日本進修,作品多次入選日本帝展,在台灣畫壇具舉足輕重地位,曾為台灣最早的美術團體七星畫的發起人之一,同時為臺灣水彩畫會的成員,該畫會網羅了全台最重要水彩畫家參與,每年舉辦畫展,並與日本水彩畫會交流,開闊藝術領域。

藍蔭鼎受老師石川欽一郎的影響,以台灣山川風土之美做為其創作題材,一生創作不綴,擅長水彩、水墨與素描,早期受石川欽一郎繪畫風格影響,技法單純簡樸,中期以後,漸確立自己風格,加入中國傳統水墨筆觸,到了晚年此種技法運用更加成熟,形成他個人獨特繪畫風格。

作品---淡水養鴨人家

 藍蔭鼎-淡水養鴨人家.jpg  

顏水龍(1903-1997)

在台灣前輩畫家當中,顏水龍可謂是具備多方位才能的一位藝術家。除了繪畫本身的造詣之外,對於台灣的美術教育、工藝美術的推動,都有相當程度不可磨滅的貢獻。顏水龍一生勤奮、執著,早年留學日本、法國。回台後,於 1933 年和陳澄波、廖繼春、李梅樹、楊三郎、李石樵等人創立了「台陽美術協會」。

1936 年起,顏水龍在藝術方面的興趣開始轉向於工藝美術,直到七十四歲時,才見到他再度舉行油畫個展。1950 年起,顏水龍作畫逐漸趨於某些特定的題材,以台灣原住民為題材的創作是一大特色,他的山胞畫像、蘭嶼風景等系列,至今都膾炙人口,其後又以一系列台灣風景為主的作品呼籲環境保護問題,反應出他人文關懷的一面。這也和他提倡發揚本土藝術、保留民俗工藝的精神是一致的。

顏水龍的原住民繪畫並非完全寫實,他多半用多層次平塗的筆觸、概念性的畫法來畫出皮膚部分;而衣飾則鮮麗多變化,其中以蘭嶼少女、屏東排灣族、山地門魯凱族婦女畫像更是他的最愛。從他的畫作中,我們見到質樸與堅毅的原住民特質與台灣文化的純淨。

作品---魯凱少女

顏水龍-魯凱少女.jpg 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