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舞獅

「舞獅」娛樂性極高,逢年過節,尤是在迎神賽會中,是不可或缺的遊藝,所以舞獅在早期即很興盛。傳統的獅陣大都由武術館組成,若是一般社團也都要聘請武師來教拳腳功夫,目的是藉以鍛鍊成員的身體。

臺灣的獅陣大概以新竹為界分北部獅與南部獅;北部獅的嘴巴可以啟閉自如,下軋以竹篢製成,所以又叫「篢仔獅」,表演時採高姿勢舞法主要內容有十八節依序是:獅獅、獅咬蚤、睡獅、獅翻身、踏八卦、獅過橋、宰獅、救獅、桌頂功夫、桌頂探井、獅切血、咬水果、搶金錢、咬青、獅接體、拜廟、四門到底等項目。

客家庄特有的「客仔獅」也是開口獅的一種,獅頭以木板做成,形狀像個四方形的木盒,所以被稱為「盒仔獅」。表演時用三七鼓樂章,保留了中州古調風格,獅子不易舞弄,舞者必須單手提獅頭,另一隻手托著獅嘴,是一種高難度的舞獅。

南部獅因為嘴巴不能活動,所以又稱為「合嘴獅」,由於獅頭形狀像莊稼人家裝雞用的籠子,也叫做「籠子獅」。表演時以低姿態方式為主,常見的內容有:人請金、獅掃金、獅咬蚤、探門聯、獅入門、獅看門、探獅、迷獅、踏七星及退出門等。臺灣南部由於宋江陣很多,宋江陣也大部分都有獅陣,稱為「宋江獅」

「醒獅」表演以特技見長,如踩梅花樁、過獨木橋、過三山......,其中最主要的表演是「採青」,分「高青」與「地青」兩種。「高青」有擎天柱、上碟、上膊等三種方式。「擎天柱」是攀著柱子爬上採青。「上碟」是疊羅漢式大約是下面十人,正中間四人,而獅子爬登其上採青。「上膊」是踩在肩胛上採青。「地青」又有許多種:水青、酒青、盤青、八卦青、七星伴月青、毒蛇青、橋頭青、蟹青..,.,.等。

臺語把「舞獅」稱為「弄獅」,「弄」字有兩種意思,一是「舞弄」獅子,另一個意思是「戲弄」獅子。既要戲弄獅子,自然要安排另一個角色,他就是「獅俑」,也稱為獅鬼、獅嫺、或笑佛、和尚、獅子。獅俑極可能是古代「儺」的遺緒。這是因為舞獅成為民俗遊藝後,為了增加趣味性所設計出來的角色,既是逗趣性質,獅俑的形貌就變化出許多花樣,有帶「頭面」者,也有不化裝者,純粹以滑稽的動作取勝。  

台灣北部獅

北部獅.jpg

南部獅.jpg 

客家獅

客家獅.JPG  

舞龍

「舞龍」台語「弄龍」、團隊叫「龍陣」,「弄龍」的「弄」是「舞龍」單一的意義,沒有「戲弄」之意。早期的弄龍大致是以廟宇為中心組織龍陣,後來由於組織成員較多,管理、訓練等不便,又因年輕人都離開農到城裡謀生,傳統的龍陣差不多都解體了。目前以各級學校、部隊以及社區村落組成龍陣較為常見。

龍陣的名稱也多彩多姿,有飛龍陣、飛龍團、金龍陣、神龍陣......等。「龍本身的構造分龍首、龍身及龍尾三大部份,因龍珠一顆,是用來引導龍陣舞龍。身驅以節計算,常見者大約是九節到十五節,有些則長達五十多節。 傳統龍身的節不論大龍小龍都是單數,據說這是自古以來弄龍都以雙龍出現,兩條龍合起來才會成雙;不過現在許多團隊龍的節數並不一定單數,有九節、十二節、二十四節者,這是因為龍陣很少附屬於寺廟,所以沒有宗教意味,就不講究節數。

龍陣伴奏的樂器以鑼鼓為主,鑼鼓聲雄渾沈潛,鑼鈸音量高亢明亮,可快可慢,節奏簡潔有力,用在舞龍表演上,可收 紅花綠葉的效果。舞龍以舞單龍為多,舞法尚無一的制式,舞龍分龍珠、龍頭、龍身及龍尾各有職司;一般龍陣常見的步法,大致如下:一是出場:用小跑步以S型出現叫做「龍形八步」;其次將龍圍繞一圈,龍珠及龍頭在中間,行三叩首禮稱為「祥龍獻瑞」;第三是由龍首及龍尾通過龍的中間,叫做「龍尾穿龍」;四為穿尾與跨尾,仍延續上一動作,以反方向再繞一圈,稱為「金龍擺尾」、「金龍跨尾」,五為龍成一個「8」字型,前後追趕;六是「金龍翻騰」,用快跑的方向繞圈,接下來還有蟠龍、睡龍、直行、金龍纏身等等,每一次裡都包含著翻身、高攀、跳躍、快跑、慢跑......等動作,最重要的是團隊精神,舞弄龍身時才不致打結、交纏或停頓下來。 

舞龍.jpg  

宋江

宋江陣是一種武術性質藝陣,大都流傳在嘉南平原以南的農村社會,其中臺南、高雄兩個縣市最多,在彰化縣也有少數藝陣。它通常都附著於廟寺,成為神佛駕前表演藝陣,所以傳統宋江陣的宗教意味甚為濃厚,演練之時兵器都貼有「神符」,據說可以防範表演中誤傷同伴外,同時也具有開路解災厄、驅邪祭煞的功能。

宋江陣在清代的時候,對臺灣地方治安上,曾經發揮了一些功能,緣因當時地方治安不靖民間為了保衛鄉里安全,大都自組自衛隊,宋江陣就是當時武力團體最常見的一種。

因為以水滸傳「宋江」為名,所以宋江陣所用的兵器大都與水滸傳各角色所用類似,首領宋江發號施令的頭旗亦稱為烈火旗,是全隊的總指揮;其中以齊眉棍最為普遍,並且還有丈二棍,及「藤牌舞」最主要的道具「藤牌」。

儘管宋江陣仰傚著水滸傳的一百零八成員,但很少見到一百零八人的宋江陣,最普遍的是三十六人陣,表演時以鑼、鼓及鈸為主。

傳統宋江陣演練的陣勢有十八套,即:龍吐萬、跳四門、走蛇泅、跳中村、開斧、蛇脫殼、田螺陣、雙套、連環套、蜈蚣陣、排城、破城、跳城、交王花、四梅花、八卦陣、黃蜂結巢、黃蜂出巢。

不過現代一般民間團體較少演練十八套,都把它簡化了。訓練時分為單打、雙打、及梅花陣等。現在一般常見的行陣繞圈的大花陣、二人連環陣,呈S型前進的刀馬陣、交五花陣、四梅花陣、百足蜈蚣陣、黃蜂出巢陣、兩個刀馬陣合組的排八城陣、八城內外連環陣以及八卦陣等。

  宋江陣.jpg   

高蹺陣

鬧熱滾滾的迎神行列裡,最搶眼的藝陣莫過於高蹺陣。不管別的藝陣鑼鼓聲有多大,表演花樣有多精采,踩高蹺的總是「高人一等」,從聳動的萬頭中冒出頭來。

傳統的高蹺陣,大致分為大兩大類型,一種是由國術館組成,成員都具有紮實的功夫,不但排得出戲碼,還能踩著高蹺耍招式,藝高膽大,技高一籌。另有一種是由一些羅漢腳或賣藝行乞的乞丐組成,藝陣的技巧層次較低,大都出現在出殯場合,目的在討點賞金,談不上表演技藝。

臺灣光復後,每逢國家慶典或新春年節,常見部隊或學校的踩高蹺團隊演高蹺戲,與舊時的庄頭藝陣相互輝映。

目前臺灣的高蹺庄頭藝陣中北部較少,以南部較多。北部以基隆靈義郡的高蹺陣最有名,木腿屬於高長型,長達七臺尺,並有高蹺弄獅、單腳跳及各種逗趣的表演。

南部藝陣的木腿較短,大約一公尺左右,常表演的戲碼有「白蛇傳」、「八仙過海」、「三藏取經」、「關公保二嫂」等等,由於木腿短動作更加靈活,所穿插的特技也較多,如徒手打拳、舞槍弄棍、馬僮勒馬等。

高蹺陣.jpg   

跳鼓陣

「跳鼓陣」是「擊鼓」及「跳躍」為表演內容,亦稱為「鼓花陣」、「花鼓陣」、「大鼓花」、「大鼓弄」,大都結集在臺南、高雄、屏東三縣市。傳統藝陣通常以七至十人為單位,晚近也有加以變化增加數十人的大隊伍。

傳統藝陣多半在迎神賽會行進中表演,以小團隊最富機動緎。跳鼓陣有一種半蹲的步法,有謂是受原住民作戰打擸所採取半蹲的姿勢有關;亦有認為這是國術低架馬步的變化。

傳統的跳鼓陣,純粹是一種雜技性質的表演,全賴肢體動感、打擊器樂節奏以及簡潔有力的吆喝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。成員包括:頭旗手、鼓手、涼傘手及小鑼手。表演時以四方形陣為多,鼓手在中間,涼傘分居前後,小鑼手分別在四個角落,全隊悉由頭旗引領隊形變化,有時屈膝、低姿勢就形蹲步,有時仰腰,時而進退,時而翻滾。擊鼓度愈快則愈能顯示出旺盛的動力。表演時以打擊各的鑼鼓聲為配樂,因此隊員間需有充分的默契動作才會整齊。

一般表演都由跳四門開始,後由涼傘翻鼓、空穿什花、十字什花、涼傘穿鑼、娛蚣陣、開花、合圓等。

跳鼓陣由於活動量大,多由村落青年組成,小鼓小鑼熱鬧喧嘩,樂聲、舞步都充滿了力與美的節奏;是莊稼人農時的娛樂活動,也在廟會中扮演了酬神娛人的腳色,故而早期南部的跳鼓陣曾經盛極一時。

花鼓陣.jpg   

布馬陣

「布馬陣」成員有四、五人的小陣,八、九人的中陣,也有多達一、二十人的大陣。不管大陣小陣,一般陣頭配樂大都是小鑼小鼓加上銅鈸及嗩吶,主要的腳色是「狀元」與「馬僮」。

「狀元」或「縣太爺」身穿大紅色官袍「騎」的布馬,是以竹藤為骨架,上紙、布後再加以彩繪。「馬兒」攔腰切成兩段,中間有個架子套在狀元肩膀上,「馬」的頭半段就在「騎馬」的狀元前面,尾部在後面,馬兒登場奔馬四條腿懸空抖動,著力的是狀元的兩隻腳。

「馬僮」的裝扮花色不一定,以動作靈活的服裝為主。馬僮看似小腳色,其實他是布陣的靈魂人物,乍看好像陪侍著狀元老爺馬後跑,事實上狀元可被他得團團轉,喘著大氣呢!

布馬陣係以落地掃形式演出,戲碼大都以「狀元遊街」、「傻太(縣老)爺出巡」, 「騎馬探親」,這是滑稽逗趣的形式演出,一上場就會引起觀眾哄堂大笑。另有「困塘」、「洗馬」、「弄七寸」、「過椅橋」等,則以雜耍與特技為主,全賴紮實的功夫為基礎,尤其是馬僮跳躍翻滾,沒有強有力的體能來支撐,那是無法勝任。

布馬陣.JPG   

鬥牛陣

我國以農立國,農民對牛有一份特殊的情感。「鬥牛陣」就是基於這份情感發展出來的民間遊藝。鬥牛陣通說是台灣光復不久,由台南學甲鎮的大灣庄首創,所以稱為「大灣牛」。

鬥牛的道具「牛」,是以竹或藤為架,身驅部分蒙上布料或皮革,頭部以紙、布一層一層裱褙而成,再以漆料彩繪。尺寸與真牛相同,道具由藝陣自行設計製作,分為「水牛陣」和「赤牛陣」。

鬥牛陣的成員大約十個人左右,四個人撐演「牛」,兩人扮演牧童,這六人演來相當吃力,撐牛的身體要弓著腰,撐牛頭的還要把牛頭耍得像真牛一樣;還有三四個人是替換及敲鑼打鼓的樂工,鬥牛陣的表演除了迎神賽會外,有些人家在婚喪喜慶的場合,也請來表演增加熱鬧。表演的內容如下:

兩個牧童各牽著自家的牛來草地吃草,不料兩條牛突然為了爭吃草打起架來,牧童先是勸架,各管各家的牛,對方卻趁虛而入,兩個牧童為護著自家的牛,互打著對方的牛,於是變成人跟人大打出手。內容簡單,卻是描述莊稼人家的心聲,在鄉間很受歡迎。

鬥牛陣.jpg  

 

家將陣

家將陣是一種充滿著宗教色彩的民俗藝陣

臺灣的神明大致可分成兩大類別,一是職有專司的主神,如神農大帝五穀王專管農事莊稼,一是專司驅魔捉妖的神祇,如城隍爺、五府千歲、王爺等,這些神明都有許多部將隨侍,聽候差遣,以便執行職務,把這些部將具象化就變成了民俗藝陣裡的「八家將」、「什家將」。

「八家將」祗是一種泛稱,實際上成員有多有少。「什家將」的「什」是表示很多的意思,不是專指「十個人」。家將陣的行進陣法、所持的兵器,有一套嚴密的規定,最前面是挑刑具擔的什役,刑具有十八樣,其後是家將,依序是:「文武雙差神」文差陳將軍手執令牌,武差劉將軍手執令旗;「四大將軍」是甘將軍手執戒棍、柳將軍亦持戒棍、捉鬼謝必安手持魚枷、拿神範無救手持方牌。「四大帝君」春神手提木桶、夏神張將軍手火爐、秋神除將軍手握金光錘、冬神曹將軍手抓毒蛇。以上合計八字,即為家將軍的八家將。「文武雙判官」文判官右手握毛筆,左手執通緝簿。武判官兩手分持雙鋤。眾家將的任務是隨侍主神出巡,助捉拿妖邪,緝捕鬼怪,捉拿刑罰的程序是由主神下令,文差接令,武差傳令,謝范捉拿。甘柳執掌刑罰,四季大神拷問,文判官筆錄口供,武判官押罪犯。

家將陣的演出除了迎神會表演之外,如新廟落成、造王船......等等場合,也要請家將來把妖邪清除;在農業社會的價值觀念裡,家將陣具有保平安、消災解厄的功能;從現代心理學觀點來看,如「暗訪」夜間出巡一類活動,對觀眾來說具有正向行為的增強與負向行為的消弱作用,也正是治惡揚善的社會教化機能。

家將陣.jpg   

文章取自民俗思想起  http://www.boe.ylc.edu.tw/~ylc04/mu/T07/acrobatic/emperor_student.html

 

arrow
arrow

   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