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鑼鼓陣

「鑼鼓陣」是一般迎神賽社或婚喪喜慶場合最常見的陣頭,所用的鑼,有大鑼(直徑約一百公分)中有鑼臍凸起,小鑼(直徑三十公分)以木槌蒙布敲擊;另外還有較小的銅鑼,臺灣民間藝人稱為「響盞」、「鈔」等。

「響盞」是小鑼的一種圓形中心微微凸起直徑大約二十二公分,演奏時左手指支定鑼的內緣,右手持薄木片尾端呈橢圓形敲擊,「鈔」正名為「銅鈸」,銅製直徑大約三十~三十五公分,中間隆起部分如半球體,上有孔以彩布穿便於操作,每副兩片相擊發聲。

名稱雖曰:「鑼鼓」陣,但這種藝陣多半還有「吹」,所以亦稱為「鼓吹樂」。「吹鑼鼓陣」就是「嗩吶」,嗩吶的形制是椎形木管上開八個音孔,正面七孔,背面一個孔,木管上端裝一個細銅管,上端套以葦草稈製成哨子為發聲器,木管下端承接一個銅質小喇叭口,嗩吶音色高亢明亮。

常見的「鑼鼓陣」有:「鼓吹陣」屬於小型藝陣,以鼓及嗩吶為主要樂器,當然銅器的「鑼」還是鼓吹陣裡很重要的樂器。鼓祇有一個,其他兩樣樂器,則可多可少沒有限制。

「大鼓陣」可分為兩種型態,其中一種本是傳統「鑼鼓陣」的別稱,祇是鼓大了一些。另外是流行在臺灣北部地區,尤其是客家村莊的大鼓陣,是名副其實「大鼓」,可以由幾個鼓手同時擊奏,鼓聲隆隆有如雷鳴。

鑼鼓陣.jpg   

車鼓陣

「車鼓陣」是臺灣最早的民間藝陣。早在清康熙三十二年臺灣府貢生陳逸有篇「艋舺竹枝詞」中提到當時的「車鼓」說:「誰家閨秀墮金釵,藝閣妖嬌覆塞街;車鼓逢逢南復北,通宵難得幾場諧。」「車鼓」亦稱「車鼓弄」、「弄車鼓」;臺語「車」的字義佳是翻轉之意思,如翻弄折騰說成「車拔秉」、「車盤」;「弄」的字義是舞動、逗趣的民間小戲小意。

車鼓陣的表演,前場以一丑一旦為一組,後場操絃管的樂工由三人到九人,頭手絃、 大廣絃、三絃、月琴和品仔(笛子)。丑角手持的樂器是四寶或錢鼓、錢棍扮相詼諧,旦角兩手分持摺扇及絲巾扮相妖豔;充份利用了肢體語言,誇張滑稽的動作令人發噱。–這是較為傳統式的庄頭陣,也有將丑、旦組合加到四組,演員都是十七八歲年輕貌美的女生,與從前清一色由男生扮演正好相反,扮相也不一,有的丑角還是傳統的滑稽相,有的卻是扮相英俊瀟灑,一點也沒有「丑」的味道倒像個「生」。

表演時,首先由丑角「踏大小門」、「踏四門」,接著把旦角引出場,兩人邊歌邊舞 ,一唱一答。丑角的動作誇張活潑、滑稽逗趣;旦角的動作較為優雅、細膩柔和,演員的活動範圍不大,大概是受了當年的牛車上面表演限制的影響吧;舞步變化多用「對插」、「雙入水」、「雙出水」的旋轉方式,丑與旦走「8」型或「內8字」型,丑角的轉動幅度比旦角大。

表演的動作,丑旦兩人都微微屈膝,也有雙腿交叉左右橫向移動,丑角上身聳肩,誇張地搖擺扭動,雙手所握的四寶或錢鼓、錢棍,發出「雀,雀,」的聲音、兩人的步法相互搭配,旦角進丑角就退,丑角進旦角則退。

車鼓戲表演的故事,傳統陣頭有六齣戲,開鑼戲是「蕃婆弄」,其次依序是「五更鼓」、「桃花過渡」、「點紅燈」、「病子歌」、「十八摸」等,其他尚有南管系統的戲曲,以及通俗文學,民間故事,如「陳三五娘」、「山伯英台」等燴炙人口的才子佳人,男女愛情故事。

車鼓陣.jpg   

牛犁陣

「牛犁陣」亦稱為「牛犁歌仔」,歌舞取材自農村莊稼活兒。它的「歌」即為鄉間農夫在田裡耕作哼哼唱唱用以自娛的歌曲,如「......草嫇弄雞公,雞公霹搏跳!草螟弄雞公、雞公霹搏跳.....;。」至於「舞」也是模仿自農耕作業,祇是把真牛換成假牛而已。

一般老貨仔班庄頭陣的成員包括一對老公婆、三個扮演農夫的生角、三個扮演村姑的旦角、假牛以人撐牛頭及駛犁仔兄,加上管絃的樂師,將近有二十人。

演出的場地不拘,可定點表演,亦可邊走邊演,上演時三生三旦,且歌且舞相互答唱,有時相互捉弄、調情,牛也是要角之一,穿梭在歌舞中,作拖犁耕田狀。最為逗趣的是那對公婆,不時製造一些打渾的笑科,帶動了整個場面的高潮。

牛犁陣歌舞的唱詞或動作,通俗大眾化,然而,寫卻很自然地反映現實的情感生活。–緣因往昔的農村,大都是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生活單調娛樂又少,村人就組成各種設備較為簡單的小戲來打發農閒時間,早期它是莊嫁人用來自娛,漸漸地在迎神會上也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腳色,後來有錢人家遇到喜慶場合也聘請牛犁陣表演,以增日熱鬧氣氛,全盛時期在任何婚喪喜慶場合都可看到牛梨陣的演出。

牛犁陣-2.jpg

牛犁歌陣.jpg   

桃花過渡陣

傳統的「桃花過渡陣」成員很簡單,一旦一丑加上一兩個樂工,演的劇碼是描述渡船的老鰥夫調戲搭船的桃花娘子,兩人以歌相褒(對答),誰接不上腔,誰就算輸。

渡伯是「丑扮」,頭上一頂經笠仔(斗笠),身著灰暗色或者黑色大陶衫,黑色褲子,一腳自然下垂,另一腳則往上捲上一大半,脖子繫一條毛巾,手裡拿著船的木漿。桃花是旦扮,頭上繫著紅紗巾珠串,一身桃紅色的衫褲,手中拿的是紅絲巾,唱腔是南管俗唱,稱為車鼓調,也有用民歌腔調,然後加了「耶啊囉的耶,耶啊囉的耶阿依都,嗨啊囉地嗨!」的「嗹尾」。

這種扮相與唱腔「嗹尾」是桃花過渡陣典型的標誌。目前的桃花過渡陣頭發展成兩種型態,其一是傳統的落地掃式的邊走邊演唱或定點唱;另一種可能是為了適應長途跋涉進香團的需要變成「坐車式」的陣頭。

落地掃式就與前述傳統式一樣,祗因兩人表演太單調了,就多加了幾個桃花姐仔,這種陣頭裡的渡伯仔就顯得特別忙碌,與眾桃花姐仔們打情罵俏,東撞西闖,看來不亦樂乎!。

「坐車式」的桃花過渡陣比較單調,桃花姐與渡伯仔一對一,坐在小船裡,船再以小貨車承載,外面再加布景的「流水」,船體以馬達控制可以左右擺盪,男女主角則坐在船上配合音樂歌聲「相褒」。這樣的變化已經背離了桃花過渡原來「即興式自由在表演、唱曲」的特色,倒點兒像藝閣。另外,客家庄也有客家獨特的桃花過渡(三腳採茶),內容包括三段小戲:「撐船頭」、「尋夫」、「撐船歌」。

桃花過渡陣.jpg   

三腳採茶

「三腳採茶」是客家語係的民間小戲,源自客家山歌小調。山歌的起源,是從農民的莊嫁工作中發展出來。最初客家人在工作中如撐船、挑擔、砍柴、走路、行夜路時,選出聲音以表達情緒、壯膽、或者是對岸、兩個山頭之間的對話呼喊等等,後來慢慢變成可選唱的民謠,經過時間的醞釀以及許多樂人整理,不斷修飾,就發展成客家語系的歌謠。它的種類可歸納為四大類:

「老山歌」是客家語系最原始的山歌。「山歌囝」具有統一的體裁,拍子也有嚴格的規定,運用各種裝飾音極富韻味。「平板」屬於大調,比較平易,是人人都可朗朗上可的客家流行歌曲。「小調」是個客家的「雜曲」,所以又稱為九腔十八調,表示唱曲種類既多又雜的意思。

客家的三腳採茶,腳色通常由一男一女或一男兩女表演,男的手中拿的有摺扇、扇擔、船漿等等,依所表演的內容而定,女的則拿紅絲巾一類,表演時載歌載舞,雖然曰「採茶」倒不一定表演與「茶」有關的內容,表演「劇本」(其實)是山歌民謠)很豐富,後場樂工三、四人,樂器有拍板、班鼓、梆子、小鑼以及絃樂器等。表演時融入了客家特有的山歌;三腳採茶在臺灣民間小戲群中獨樹一格,即使聽不懂客家語言,光聽聲腔曲調也能感受到那部旋律的優美。

 

客家八音

「客家八音」流傳於桃園、新竹、苗栗等四縣市,是個客家庄喜慶場合不可或缺的音樂,有時亦與北管、亂彈結合,作為戲劇的後場音樂。

八音的樂器事實上不祗八種,有吹管的嗩吶、管、笛等,拉絃有小椰胡、大椰胡、喇叭琴(又稱為鼓吹絃)、京胡等,彈絃的樂器有揚琴、三絃、秦琴,再加上打擊樂器的單皮鼓、梆子、綽板、竹板、堂鼓、小鈸、小錚鑼、小鑼及大鑼等等將近二十種。

這種多種的樂器並非每一件樂器都有一個人彈奏,亦非每一種樂器祗有一件,如嗩吶通常都有好幾副。一般小廟的節慶,通常都祗請來四人組,演奏「吹場」時,是兩把嗩吶分由兩人吹奏,一人擊奏鼓與鈸,另一人擊奏大鑼與小鑼。演奏「八音」部分,嗩吶、高音椰胡、低音椰胡各一人演奏,另一人則負責全部的打擊樂器。

較大一點的廟,要請五人、六人或七人組來演奏,八人組就算是「大團」了。演奏吹場時,有四嗩吶,那高亢的音量昂揚激越,熱鬧非凡,在演奏八音時則全部的伴奏樂器都容納進去,真個鑼鼓喧天管絃悠揚。

演奏曲目和型態可分「吹場樂」及「絃索類」,後者還有民歌小調、山歌、曲牌、戲曲聲腔,當然也有許多自由創作的作品。

八音最主要的樂器是嗩吶,也是八音音樂的一大色,八音樂人可以用嗩吶吹出花旦,小丑及花臉的唱腔,也可以模仿人物的笑聲,以及動物(如鳳凰鳴、鴛鴦戲水)等聲音。

 

 

文章取自民俗思想起  http://www.boe.ylc.edu.tw/~ylc04/mu/T07/acrobatic/emperor_student.html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weng33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